“妈,我的肚子痛,不想吃饭!”这时候,爸爸妈妈常常不知所措,到底是该继续“强迫”自己的小孩子吃饭,不理会其“诈病”,还是“弃械投降”,相信他是真的肚子疼?其实很简单,只要交给“法官”——医师判定即能明察秋毫。
什么样的腹痛必须紧急就医检查?
一般而言,如果小儿(或婴幼儿)突然地腹部往内收、弯腰抱腹痛哭,并且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坐立不安时,就应该就医检查,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危急的小儿腹痛有下列5种:
1、 急性阑尾炎:一开始喊肚脐周围疼痛,渐渐地疼痛位置转到右下腹,持续一段时间时,会伴有反跳痛、呕吐以及发烧。
2、 肠套叠: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喊腹痛的同时摸到肚子里面好像有香肠样的东西,以及小孩拉的都是“果酱”般的大便时,就必须照X光检查。
3、 肠梗阻:经常呕吐、腹胀,常自觉腹部绞痛时,如果听诊发现肠鸣音高亢时,有可能是肠道“塞车”了!
4、 肠炎:有发烧、腹泻、呕吐的症状,一般而言,先前是因为有吃到不洁的东西所引起的。
5、 嵌顿疝: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原有疝气的小儿身上,可以在腹股沟的位置摸到异物,并且伴有腹痛、呕吐的症状。
根据证型选对中药
如果小儿没有上述症状,又不时喊肚子疼不吃饭、但是零食却又能吃一堆时,该怎么办?是不是吃吃一些有“开脾”作用的中药就可以?其实没那么简单,中药的使用必须根据您小孩的症状而定,一般而言,小儿腹痛有几种临床类型:
第一型:小儿腹痛的同时,常有口臭、所打嗝出来的气体伴有刚吃过食物的酸臭味,排泄物常有食物残渣、腐臭味,这是属于中医的“伤食”型腹痛,可以用香附、陈皮、白术、党参、砂仁等中药来治疗。
第二型:小儿除了有偶发剧烈腹痛之外,日常中还有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吃不胖的情形,这种“实寒”型的腹痛,可以用木香、乌药、延胡索、甘草等中药来“除寒消实”。
第三型:这一类型的腹痛与第二型颇为类似,但是小儿的腹痛是属于“隐隐作痛”、热敷后就比较舒服,这种“虚寒”型的腹痛则需用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等中药来“温中散寒”。
第四型:小儿的腹部疼痛点常固定在某一点,舌头颜色偏暗紫色,这是属于有“血瘀”的情形,可以用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赤芍等中药来治疗。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肠胃道的健康就不可以忽视,如何能让小儿吃得健康、又不容易生病呢?中医有一本书《小儿病源方论》叙述得相当贴切:“养子若要无病,在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痛;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不妨多多参考。 |